臺灣文化日 楊渡:不該扭曲文協初衷

经常请吃饭的理事大人
【童言童語】牧野/哥哥零歲,我幾歲?
文化部推廣「臺灣文化日」,所屬機構故宮等147個館所皆免費開放參觀。圖爲臺北故宮博物院。(本報系資料照片)

1921年10月17日,蔣渭水等有志之士成立臺灣文化協會。圖爲臺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。(本報系資料照片)
藥鼎仙途 寒香寂寞
96年前蔣渭水等臺灣知識份子成立「臺灣文化協會」,綠色執政後,不僅前總統陳水扁於2001年宣佈將10月17日訂爲「臺灣文化日」,今年文化部更大力推廣,民進黨立委姚文智甚至於日前表示,臺灣文化日應比10月10日國慶日更大肆慶祝。然而在作家楊渡看來,根本是扭曲了臺灣文化協會在日據時代成立之初,作爲民族主義文化啓蒙團體的意義。
臺灣文化協會於1921年10月17日成立,2001年陳水扁任總統時宣佈10月17日爲「臺灣文化日」藉以紀念此一推動啓蒙的團體。文化部17日並舉辦了「臺灣文化日系列活動」,號召全臺等147個館所全日免費開放參觀,晚間並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大門廣場舉辦臺灣向前行音樂會,緬懷臺灣文化啓蒙運動。
啓發文協的「謝文達」
前文化總會秘書長,作家楊渡則指出,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,不能不提謝文達這個名字,他是臺灣第一位飛行員,臺中一中畢業後,赴日本「伊藤飛行學校」以優異成績結業,1920年8月,他參加由「日本帝國飛行協會」在東京洲崎舉行的民間飛行競技大會,榮獲三等獎賞。10月17日他在家鄉的臺中練兵場做爲表演飛行的第一站,而後又赴臺北表演。
经济高层对话顺利 中日关系回温
楊渡指出,當年就讀臺北醫學校(後來的臺大醫學院)的李應章,受到飛行表演的啓蒙,認爲臺灣人不應甘於殖民統治,只要有好的教育,有文化的啓蒙,也可以翱翔在天空,成爲一世英雄,遂與一批學生籌組「全臺灣青年會」,在向林獻堂等人徵募資金時,又認識了蔣渭水,最後決定「要做,必須做一個範圍較大的團體纔好」決定組成「臺灣文化協會」。
極品 醫 仙
感慨「謝」被臺史遺忘
「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之初,是一個臺灣人資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爲主的民族主義文化啓蒙團體。」楊渡指出,該會章程規定「以助長臺灣文化爲目的」而不涉及政治,且協會成立旨趣書以文言文寫就「青年多安於眼前之小成,薄志弱行,更無確乎不拔之大志……既無國士之風,而有盜賊之行。」並引孔子之言:「德之不修,學之不講,聞義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。」爲世道人心所深憂。
然而,啓發了新文化運動的謝文達,因深感於在日本殖民天空下他不會有自由的羽翼,遂於1923年4月前往大陸,與父親謝春池團聚,並參加蔣介石領導的北伐,參與中國最早的空軍飛行訓練,抗戰結束後回臺終老。楊渡感慨,謝文達作爲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的牽引者,卻在臺灣史中被蓄意忽略了,「何其孤獨!」
集雅社上半年营业毛利逆势提高 推升EPS1.94元创高